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目前就读于浙大医学院的博士生陈瑞雪,是一名“医+X”交叉培养研究生,聚焦生殖健康与出生缺陷防控,开展“生殖医学+信息”交叉学科研究。她积极参与生殖健康科普和本科通识教学,担任浙大妇院“守护花开”研究生志愿科普宣讲团主讲人,获评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获全国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一等奖、浙江省高校思政微课大赛特等奖。她说:“注重跨学科综合创新、全面素质提升的评价导向,赋予我们更多元的创新活力,让我们有底气跳出固有成长框架,以更广阔的视野做更多有趣的尝试。”
“扑通、扑通、扑通……”耳机里传来孕晚期胎儿的心跳声。浙大航空航天学院本科生小高不觉张大了嘴,“原来胎儿心跳是这样的呀,好有力的感觉!”随即她扶了扶眼镜,根据课上学到的知识判断心跳有点偏快,马上有模有样地开了检查单。这是发生在医学院课程《女性生殖健康》课堂上的一幕。通过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上开发的系统,同学们可以真实体验到医生面对的情景。
近年来,浙大医学院充分利用学在浙大、中国大学SPOC课程、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等线上平台的不同功能与特色,联动打造线上线下医学通识教学新模式。通过“数字赋能的教学改革”,医学院实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教-学”关系的进阶。
临床医学八年制2015届毕业生、2015级临床医学博士后周静怡在武汉疫情最紧张的时候,请战加入接管武汉协和肿瘤中心医疗队,其所在的新冠肺炎救治青年突击队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医者仁心,我们要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人民最需要的时候顶上。”周静怡说。
来自浙大“医+X”项目培养的博士生钟丹妮,以“生物材料和转化医学”为主要研究方向,致力设计并研发具有临床转化前景的医用材料,在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6篇,研究成果获浙江大学2021年度学生十大学术新成果,多次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在交叉学科培养过程中,导师组根据她的学科背景,通过“结对子”的方式,广泛开展医学、化学、材料、药学等的跨学科课题合作与交流, 使其对重大科研问题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入、多元。
近日,微创器械创新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落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这是国内唯一一个微创领域的国家级研究中心。提起这个中心,多学科交叉是离不开的关键词。今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十四五”卫生健康人才发展规划》,提出建设生命健康人才高地,实施医学高层次人才计划,探索医工、医信、医理相结合的产学研医创新型人才培养开发。
文章来源:《医学动物防制》 网址: http://www.yxdwfz.cn/zonghexinwen/2022/0904/1612.html
医学动物防制投稿 | 医学动物防制编辑部| 医学动物防制版面费 | 医学动物防制论文发表 | 医学动物防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医学动物防制》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